学术动态

瓯越学术讲座第102期: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征与研究方法

作者:    来源:学科办    时间:2023-04-23   阅读次数:

       2023年4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廖可斌教授应邀在我院213学术交流中心作了题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征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侯荣川教授主持,孙良好院长、罗筱玉教授、杨万里教授等参与。

讲座伊始,廖教授从宏观角度介绍了五四运动以来近百年的学术潮流走向,指出五四运动以来学术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存在的问题,强调中西文学本质的不同。通过举例胡适、钱玄同、鲁迅等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反思来指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须要依据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征来建立中国文学理论,中国古代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重要问题都需要重新审视才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且复兴不等于复古,要在对中国文学、文化做出总体判断的基础上,建设兼具“主体性”和“开放性”的中国文学研究体系。首先,廖教授明确了基本的学术价值观:研究有价值的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符合人类发展方向的文学)、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

接着,廖教授指出可以从文学创作的主体、文学的载体(语言)、文学的本体(母题、文本等)三个方面分析把握中国文学特点。文学主要是由文人创作的,各个民族、国家文人的身份、观念、功能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民族、国家文学具有不同特点。中国政治制度决定有士大夫这一阶层,士大夫群体掌控着中国文化的话语权。文学是士大夫的身份标识,是区分他们与平民百姓的身份象征。中国古代的文人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纯粹的“文学家”。廖老师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具有三方面的民族传统:(一)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尤其关注政治,表现出鲜明的功利主义。附属于现实主义的隐逸传统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双重主题:庙堂与江湖、理想与失落、社会与个人、功业与自由。(二)深厚的伦理传统。文学理论批评过分强调“善”,造成中国古代文学的失“真”,文学描写落入“模式化”圈套。(三)美文传统。中国古代文学的文言传统导致其形成了严重的封闭性。

最后,廖教授提供了三条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借鉴西方精神分析学说等理论和方法;重视文本细读、文本分析,亦即内容分析与形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介绍这些方法的同时,廖教授旁征博引,中外材料、学说信手拈来,让人目不暇接。

交流对话环节中,侯荣川教授做总结性发言,发表了学术研究要秉持求新态度、理性客观态度,要从实际出发、从文献对比出发来研究等感受,并感谢廖教授的精彩讲座。侯教授发言过后,与会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和互动。讲座最后在听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最热门的网赌网址大全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网站网址:www.kjyxgs.com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最热门的网赌网址大全微信公众号

网赌网站(中国)-最热门的网赌网址大全 版权所有 © 2023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Baidu
sogou